世界绿色实验室-Worldgreenlab.com


当前位置: 主页 > 绿色文摘 > 商业运营 >

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曙光

时间:2011-02-17 13:51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作者:孙素梅 点击:
随着绿色文明、绿色革命、绿色生态运动的蓬勃兴起,出现了巨大的绿色市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而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正是这两大主题的核心。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良好生态的环保效益型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持久的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将成为现代化的系统目标。

  一、绿色经济及其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绿色文明、绿色革命、绿色生态运动的蓬勃兴起,出现了巨大的绿色市场、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全球进入了绿色生产力、绿色经济时代。绿色经济对保护和维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大的、长远的、全局性的效益是无可限量的。

  二、绿色经济的内涵

  “绿色经济”这一名词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绿色经济学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可以承受的,不会因盲目追求生产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生态危机,不会因为自然资源耗竭而经济无法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实际上是生态经济的同义异语,它的实质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括地讲,绿色经济就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三方面的和谐统一。人类在发展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率,还要追求生态和谐和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绿色经济包括: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鼓励经济持续增长,而不是以保护环境为由取消经济增长。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实现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为特征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因为只有实现了经济增长,才能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生态保护和社会公平提供必要的物力和财力。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与有限的自然承载能力协调,这种有限制的发展,保护和保证了生态的可持续性,从而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的绿色发展是经济和社会的绿色发展的前提。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强调社会公平,没有社会公平,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会有一部分人不顾道德和哲理,不顾法律和制度,不顾资源和环境,只顾个人私欲和财富,破坏和危害生态平衡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的本质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和免受暴力,保障人权的社会环境。所以,在绿色经济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处于产业化的快速起步时期,过度的自然资源开发,使得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譬如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在我国都有体现。在《绿色经济发展与管理》一书中,根据中国科学院有关资料,我国每年的生态赤字已达到约860亿元,它已成为“未来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大危机”。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经济”地使用资源,“自然”地保护环境,摈弃传统的经济发展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道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制定我们的发展纲要,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以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打造我国的绿色经济,使经济与生态并重,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及其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化的代名词,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它强调了发展的协调性,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决策的基础之上;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予以摈弃;不以GNP或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以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综合评价。这样,将人类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协调统一好,就有可能使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实现良性运行,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会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这种“绿色经济”模式,否定了西方国家产业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

  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只认识到物资生产与人口生产之间的相依关系与作用机制,忽略了环境生产环节的存在以及与前两种生产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今天,人类面对的是遍布全球的人口、贫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已无法从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循环运动中找到解决的途径,环境生产及其生产力机能的保护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文明形态正由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转变,现代经济形态正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正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与时代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两大潮流提供的新机遇,我国应选择科技与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主导,以知识化、生态化为基础,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与生态化同时并举。

  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复合过程,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现代化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就在于,既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使发展和环境趋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环境与发展的理念的不断更新中逐步形成的,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是以环境条件为基础,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它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性发展模式。1996年,中国正式把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的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目标。而在可持续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则成为影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五、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绿色经济是要求有效率、有效益的经济,既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过程,也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过程。节能、提高效益是发展中国家最有效的能源战略,通过技术和管理而提高的能效就是效益。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从低效益向高效益的转变,同时也是从浪费资源、损害生态向有利于环境的增长方式的转变。

  生态可持续性,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理解,是要比以往的经济获得更大的效益;从生态环境角度理解,是要使以往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是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正是适应21世纪绿色文明的主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追赶绿色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新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发展,是追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和社会的同步发展。根本目标是要建立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建立人能在其中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生态是发展的条件,社会则是发展的目的,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质上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社会通过对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提高对物质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起到对物质与能源的置换作用,建立一种基本摆脱过分依赖于自然消耗的发展模式,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少。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生态化经济是人类在21世纪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绿色)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绿色希望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1-02-17 13:02 最后登录:2011-02-21 16:02